5月9日下午,中国建筑以建证70年迈向世界一流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讲宣传活动在太行山高速公路项目正式启动。河北省发改委、共青团河北省委、交通规划设计院、水利局、交通局、河北省交投集团及石家庄市政府相关部门、区县领导,中建集团企业文化部、中建基础、太行山高速公路项目参建单位领导,建设者代表、媒体记者、高校师生等近200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由中建集团主办,中建基础承办,包括启动、宣讲宣传和开放日观摩环节。在启动环节,与会人员观看了中国建筑形象片、中建基础设施业务主题宣传片《凌越山河》,了解中国建筑取得的改革发展成就和基础设施业务发展历程。在宣讲宣传环节,中建基础员工通过朗诵、情景剧、访谈等形式,讲述了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发展历程故事,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攻坚克难的故事,几代中建人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奋斗故事;展现了中建人百折不饶砥砺前行的拼搏精神和爱国奉献传递梦想的家国情怀。在开放日环节,参加活动人员参观了中国建筑品牌展、中建基础辉煌十二年发展历程展、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故事展,感受中国建筑与新中国共进步同发展,创造的改革发展奇迹。媒体记者采访了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者,听取建设者帮助革命老区人民建设脱贫致富路的奋斗故事,感受中建人创造的建设奇迹。
启动仪式特邀一线建设者参加
太行山高速公路被誉为新时代的赶考路,承载着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在这里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讲宣传活动,具有新时代的意义和内涵,展现了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太行山高速公路项目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的重点工程,也是中国建筑投资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近年来,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业务覆盖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隧道桥梁、机场站房、能源核电、市政管网、水工港务等几乎全部基础建设领域,其中铁路里程1800公里、公路里程近20万公里、轨道交通里程数百公里、地下管廊占全国三分之一,海外基础设施业务已占总量的40%,并已成为国家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如今的中国建筑已坚定的站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舞台中央,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六种力量的有力见证。
主题片《凌越山河》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建筑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讲宣传活动,见证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见证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党带领人民攻克艰难的奋斗足迹,讲述中国建筑投身祖国建设、推进改革发展的故事,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以建证70年迈向世界一流为主题,5月在太行山高速公路项目启动,10-11月组织总结研讨,联动中国建筑各级子企业党工团组织和相关部门,通过主题宣讲、论坛交流、故事展演、影像展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搭建职工便于参与的平台,走进一带一路、走进支部一线、走进工友兄弟、走进职工群众,讲好与新中国共进步同发展的故事、讲好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讲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故事、讲好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故事、讲好中建人爱国奉献奋斗圆梦的故事,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着力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巩固壮大在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发展的舆论强势,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让中国建筑的红色基因和拼搏奋斗精神,不断传承下去、传播开来,凝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磅礴力量。
筑路太行
2018年12月28日,太行山高速公路项目历经28个月艰苦施工后,主线路段正式通车试运营。全长650公里的太行山高速,自北向南贯穿太行山区全境,在河北境内依次穿越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五个市,辐射太行山区30个县。全线修通后,将连接张石高速、保阜高速、京昆高速石太北线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太行山高速公路覆盖河北省全部太行山革命老区,穿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连接4A级及以上景区53个,辐射面积约2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741万。太行山高速建成后,将进一步补齐河北交通短板,对于促进太行山区农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吸引北京产业转移,加快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项目立项之初,河北省就将太行山高速公路定位为扶贫路、发展路、致富路、绿色路、旅游路。中建承建路段包括北京至蔚县段(京蔚段)、涞源至曲阳段(涞曲段)、西柏坡至阜平段(西阜段)、平山至赞皇段(平赞段)四个段落,总长度164.9公里,全线共有桥梁142座,隧道17座,互通19处。其中,石门特大桥、灵山特大桥、胭脂河大桥、割髭岭隧道等均为单体工程量较大,施工难度较高的控制性工程。
中国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愚公因感动上天使得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被移走。如今,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的东风,中建人发扬愚公精神,8个工程局、5家专业公司,1500名管理人员,带领11000多名建设者投身太行山高速公路建设,于峰巅之处,平踏山阙绘就百里画卷;在峡谷之中,饱蘸激流谱写不朽诗篇。
沧海拾遗
由中国建筑承建的青岛市民健身中心,又被称为青岛奥体,为了成功承办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从2016年开工到2018年交付,原定三年的工期仅耗时19个月,项目建设全程都处于艰苦的抢工状态,数百名中建人扎根项目,度过了长达一年多的封闭生活状态。
项目安全总监夏平,连续两年除夕,只能置身万家灯火,隔着屏幕与远方的家人传递思念。2018年初春,夏平接到儿子出生的消息时,还在工地上布置安全检查工作,直到儿子满月,他也没能抽身回家一趟。夏平父亲气愤之下,一度要和夏平断绝父子关系。如今时隔一年,夏平才能把妻儿接到青岛,跟儿子开始慢慢熟悉起来。夏平说,为了这个决定,他时常觉得亏欠了妻儿,但却从未后悔过。
青岛公司董事长刘国平,不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酷暑难耐,不论是烟尘弥漫的工作场地还是没有空调的会议室内,总会有他的身影出现。每天数次巡查现场、认真核查保障清单销项、早晚召开现场调度会。人终究不是铁打的,长期积劳成疾,刘国平身体每况愈下,2018年夏天,他去北京做了康复手术,可是仅仅一周之后,他又回到了工地现场。
在他的带领下,场馆保障团队400多人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圆满的保障了省运烽火燃烧在奥体之巅,全流程设备零差错、零故障,得到政府及群众的交口称赞。
建筑有灵魂吗?其实,在所有中建人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中国建筑的精神,中建人的精神,就是建筑的灵魂,那是几百个日夜里,上千名中建人倾注的心血汇聚而成。
情深路远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太行山高速全线穿越山区,线路长、跨度大、桥隧多、频交叉,施工难度之大让人望而生畏。参建人员一次次与时间竞跑,与岩石比坚,演绎了一幕幕敬业奉献的感人故事。
平赞段年轻的测量员王加忠,刚刚毕业就来到项目,和相恋多年的女友两地分离。面对紧张的工期和催婚的家人,毅然选择坚守在项目,婚期则是一拖再拖,女友也一度威胁分手。项目领导得知情况后,给王加忠批了假期,但他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到项目快结束才回家准备婚礼。
涞曲段郎家庄互通现场负责人张永文,在女儿出生仅三个月就来到太行山高速项目,一待就是两年,他的最大心愿是给女儿过一个生日。半年只休一次假,本想为女儿过一次生日,但工地的电话响起,他连夜赶赴火车站,来不及道别,带着遗憾,带着家人的不舍,在家仅待一天就匆匆回到抢工现场。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等项目结束,一定回家好好抱抱孩子!
京蔚段二分部生产经理宋小红,是工地上年龄最大的老兵,也是典型的建二代,父亲是曾经参加过水城三线建设的老员工。宋小红18岁就参加工作,从1987年开始担任工长,工龄达30多年,比工地多数青年员工的年龄还长。虽说他是生产经理,但跟一个工长没有什么区别,跑现场、定计划、搞协调一样也不少。2017年3月份,太行山仍然是天寒地冻,为抢回滞后的工期,他天天顶风冒雪蹲守工地,终于是病了。一开始只是咳嗽发烧,吃点药后又强撑着到工地,结果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被大伙强行送到医院,一查竟然是重度肺炎,被迫回到四川老家休养,等身体好些后,他又出现在工地。他说:我是老同志,更应当以身作则,大家为了项目都在拼命,这点苦又算什么呢?
基忆
今年30岁的李可,是中建一名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的十年里,伴随他成长和奋进的关键角色,是一本很旧、很厚,已经泛黄的笔记。这是父亲留给他的珍贵礼物,尽管在小的时候对父亲的感受更多的是埋怨和不理解。
同样作为中建高级工程师的李可父亲常年在外奔波,和家人聚少离多,甚至在李可10岁之前,父亲都没有陪他过过一个生日。小时候的李可,最大的愿望就是父亲能陪自己过生日,能看到自己得到的奖状,但父亲留给家里最多的只是电话声音,喂!儿子,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你想要什么玩具啊?爸爸给你买回去。电话那头永远是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和父亲激动的、喜悦的叮嘱。陪伴的严重缺失,生疏的关系,让李可无法理解父亲的一切做法。但是每当李可哭闹着要爸爸回家时,妈妈总是告诉他:可可,你看到窗外笔直的马路了吗?当你站在路上,这些道路连接着各地,你和爸爸是站在同一条路上的。爸爸的工作,是让更多的人同家人相连。
高考之后的李可和父亲一样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中建,从事着和父亲一样四处奔波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参与了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工程京新高速公路的修建全程,在恶劣的环境中战天斗地,以苦作乐,才真正理解了父亲曾经是多么的不容易。
李可26岁生日这天,父亲送给他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里面就是后来被李可视若珍宝的笔记,里面记录着父亲一生积累的工作经验、技巧与方法。这宛如一本答案之书,解答了李可在工作中面临的一道道难题。每当看到这本笔记,李可都会感慨父亲的伟大,中建的伟大,而李可自己,也将沿着一条伟大的道路,不忘初心、不惧艰苦、砥砺前行。
责任
2018年9月,太行山高速涞曲段正式进入热火朝天的抢工大干阶段,各项目分部为了年底通车任务全力冲刺。
在涞曲段路面分部,项目经理王小攀是全项目最忙的一个,白天出面协调各类资源保障现场施工,晚上开会研究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凌晨一两点结束会议已经是家常便饭。
9月20日晚,他一如既往的组织生产例会,爱人打来三个电话都被他挂掉了,之后发来一条微信:父亲这几天胃部一直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确诊是胃癌,医生说要马上手术,不然有生命危险。
会后,心急如焚的王小攀立马给他爱人回了电话。查出胃癌的是他的岳父,他爱人只有一个弟弟,而他弟妹又临盆在即,爱人又要照顾自己在上小学的儿子和不到两岁的女儿,全家人分身乏术。
一方面是手术在即无人照顾的岳父,一方面是项目年底通车的压力,两难的选择让王小攀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项目副经理徐少林了解了大概情况后,立马表态,王总,这次你必须得回,项目上的事有兄弟们呢,有问题可以随时电话沟通解决,可不能让嫂子心寒。见王小攀还是犹豫不决,徐少林联合项目所有班子成员,劝王小攀回家多照顾岳父几天,项目上的事情大家先顶上。
王小攀安排好项目工作后,第二天一早便赶回了河南老家,直接赶到医院,这时距离他岳父被推上手术台已不到一个小时。等候手术的间隙,他爱人问他:这次回来能不能多待几天,帮我照顾照顾老爸,面露难色的王小攀说,能回来一趟已经不容易,项目正是大干的时候,最迟后天一大早就得赶回去。
就这样,在岳父做完手术后的第三天一大早,王小攀又匆匆赶回了项目部,直到12月28日太行山高速通车,直到春节前他回家的那一天,他都没能再多照顾岳父一天。
在项目竣工通车的总结会上,公司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我到涞曲项目出差得有八次,前七次没见王小攀笑过,今天通车了,王小攀终于笑了一次。
功夫地铁
2014年7月,盛夏的阳光炙烤大地,这是个忙碌的时节。深圳北环车流不息,银湖汽车站人潮涌动,在北环与银湖客运站之间,是正在紧张施工的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
银湖站是深圳地铁三期最后开工的站点,两段有九条隧道,因工作作业面多、地质条件差、施工空间狭小,工程难度巨大,受前期工程影响,工期已经延误3个多月。
在房建领域,中建人武功卓绝。但是在地铁施工,中建人却初出茅庐。负责银湖站施工建设任务的项目经理温前勇和他的团队都知道,干好9号线,无疑是一场恶战,是一场只许成功不允失败的攻坚战,唯有重学武功,才能舒展拳脚。
为了尽快熟悉专业知识和施工流程,项目管理人员分批次开展观摩学习,组织培训100余次,每天召开一次碰头会寻找施工难题的解决办法,边交流、边学习、边施工,让大伙迅速掌握地铁施工知识。
银湖站地质条件复杂,基岩突起,不足十米处存在次高压燃气管道,而边上就是深圳最繁忙的客运站,如何安全施工成为项目部心头大事。施工将要陷入停滞,然而项目部一个个方案被提起又被否决,却始终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项目团队通宵达旦地在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到可以利用短进尺、微差爆破进行施工,经过10余次的理论论证,最终确定采用爆破施工。
报告!爆破产生振动波振幅为0.53cm/s,远远低于相关规范规定的安全振幅2cm/s的标准,靠近爆点的燃气管道并未受到影响!我们成功了!试爆的成功令大家坚定了消灭基岩突起的信心,也为顺利实现盾构始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2月,当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时,温前勇和他的团队抱成一团,热泪盈眶,208个日夜,4992个小时,克服了多少困难,经受了多少压力,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群从未接触过地铁施工的建设者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信念,在地铁建设中磨砺、练就了一身从无至有的卓绝功夫,用汗水与热血筑就了一段豪气干云的精武之路。(企业文化部、基础设施事业部供稿)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更多内容